【瑣羅亞斯德寺廟Zoroastrrian Fire Temple】 雅茲德是瑣羅亞斯德教的信仰中心與文化發源之地。瑣羅亞斯德教名為拜火實則以火淨化身心,勸人存善思、行善言、為善行。目前伊朗仍有少數的信徒,甚至伊朗的新年Novruz仍以傳統的春分為一年之始,而不採西曆或伊斯蘭曆,也是瑣羅亞斯德文化的遺緒。雖然伊斯蘭教已成為國家的宗教,但寺廟中的聖火仍然世代延續且香火不輟。
世界文化遺產【雅茲德Historic City of Yazd】(UNESCO,2017) 位於伊朗東部魯特沙漠與大鹽漠之間的綠洲上,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13世紀蒙古西征的浪潮之中,雅茲德成為一座避風港,許多藝術家,學者及科學家均避難此地,間接造就了雅茲德的特殊城市風格。馬可波羅形容她是一座善良與尊貴之城,在沙漠之中散發出令人驚艷的人文與藝術特質。
【瑣羅亞斯德寺廟Zoroastrrian Fire Temple】 雅茲德是瑣羅亞斯德教的信仰中心與文化發源之地。瑣羅亞斯德教名為拜火實則以火淨化身心,勸人存善思、行善言、為善行。目前伊朗仍有少數的信徒,甚至伊朗的新年Novruz仍以傳統的春分為一年之始,而不採西曆或伊斯蘭曆,也是瑣羅亞斯德文化的遺緒。雖然伊斯蘭教已成為國家的宗教,但寺廟中的聖火仍然世代延續且香火不輟。
世界文化遺產【雅茲德Historic City of Yazd】(UNESCO,2017) 位於伊朗東部魯特沙漠與大鹽漠之間的綠洲上,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13世紀蒙古西征的浪潮之中,雅茲德成為一座避風港,許多藝術家,學者及科學家均避難此地,間接造就了雅茲德的特殊城市風格。馬可波羅形容她是一座善良與尊貴之城,在沙漠之中散發出令人驚艷的人文與藝術特質。
世界文化遺產【巴姆及其文化景觀Bam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UNESCO,2004) 巴姆城座落於伊朗高原的南方邊陲沙漠地帶,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阿契美尼德時期。在巴姆最強盛的西元7~11世紀,其不僅為貿易路線之要道,亦聞名於絲棉衣物之生產。綠洲居民的生活有賴地下灌溉渠道之建立,在巴姆城至今仍殘留些許昔日水道之跡。運用當地特有的技術並以泥巴為建材的巴姆城為中世紀防禦城鎮的典型。其入選世界遺產的項目不僅僅是紀念碑、建築群或是遺址,還包括巴姆千年以來人類居住的生活環境。 2003年12月26日6.6級的大地震摧毀了古城,但新的復原計劃開始了,新的城市將更適合居住並對抗天災。古城是世界最大的泥造建築,以泥磚、黏土、棕櫚樹葉與樹幹築成,非常壯觀。災後隨即開始復建,目前參觀時雖然仍可見整修工程,但正好藉以了解古城地震後的狀況,即使是傾頹狀態下的古城堡仍然具有一股令人讚嘆的力量。 巴姆城在災後列入了世界遺產是一個特例,代表國際社會對人類文化保存的重視與努力,對照2001年毀於人為破壞的阿富汗巴美揚大佛,十分富有教育意義。
世界文化遺產【巴姆及其文化景觀Bam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UNESCO,2004) 巴姆城座落於伊朗高原的南方邊陲沙漠地帶,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阿契美尼德時期。在巴姆最強盛的西元7~11世紀,其不僅為貿易路線之要道,亦聞名於絲棉衣物之生產。綠洲居民的生活有賴地下灌溉渠道之建立,在巴姆城至今仍殘留些許昔日水道之跡。運用當地特有的技術並以泥巴為建材的巴姆城為中世紀防禦城鎮的典型。其入選世界遺產的項目不僅僅是紀念碑、建築群或是遺址,還包括巴姆千年以來人類居住的生活環境。 2003年12月26日6.6級的大地震摧毀了古城,但新的復原計劃開始了,新的城市將更適合居住並對抗天災。古城是世界最大的泥造建築,以泥磚、黏土、棕櫚樹葉與樹幹築成,非常壯觀。災後隨即開始復建,目前參觀時雖然仍可見整修工程,但正好藉以了解古城地震後的狀況,即使是傾頹狀態下的古城堡仍然具有一股令人讚嘆的力量。 巴姆城在災後列入了世界遺產是一個特例,代表國際社會對人類文化保存的重視與努力,對照2001年毀於人為破壞的阿富汗巴美揚大佛,十分富有教育意義。
【先知但以理陵墓Tomb of Daniel】 舊約聖經記載,但以理在西元前六世紀曾為宰相,權高望重。其因故被關入獅籠中,卻未受傷害,死後就葬在蘇薩,受後人追念。蘇薩城目前尚有猶太人社區,這些猶太居民是2600年前尼布甲尼徹「巴比倫之囚」的後裔,但以理在西元前605 年被擄往巴比倫,因學問與解夢能力受到巴比倫王特別的眷顧與賞識,擢升至權傾一時的大臣。
【先知但以理陵墓Tomb of Daniel】 舊約聖經記載,但以理在西元前六世紀曾為宰相,權高望重。其因故被關入獅籠中,卻未受傷害,死後就葬在蘇薩,受後人追念。蘇薩城目前尚有猶太人社區,這些猶太居民是2600年前尼布甲尼徹「巴比倫之囚」的後裔,但以理在西元前605 年被擄往巴比倫,因學問與解夢能力受到巴比倫王特別的眷顧與賞識,擢升至權傾一時的大臣。
【薩德阿巴德王宮Saad Abad Palace】 位於德黑蘭最北部的山上,空氣新鮮,環境優美,佔地面積400公頃,其中約有180公頃為森林、花園、草坪。薩德阿巴德王宮建築群共有14座宮殿,有的宮殿由於伊斯蘭革命取得了勝利,國王逃離了王宮而沒有完工。每一座宮殿的主人都是巴勒維國王的皇親貴族,富麗堂皇、設備齊全,有游泳池、花園、體育場等,伊斯蘭革命取得勝利後,薩德阿巴德王宮建築群被列為博物館,向人們展示國王奢侈的生活。在薩德阿巴德王宮建築群中,最大的博物館是國家博物館,該博物館由於是白色,以白宮而著稱。王宮建於1931年,歷時八年竣工,是巴勒維王朝國王的辦公室和夏天居住的地方。宮殿頂部為伊朗優美獨特的石膏雕塑,地上鋪著精美的波斯地毯,無論在建造設計或室內裝飾都體現了伊朗建築藝術的精華。殿內設有寢室、餐廳、禮賓廳。其中禮賓廳的裝飾和擺設均為歐洲風格,例如沙發為路易十三至十六世時代的風格、瓷器產自法國、銅雕為義大利製造,還有許多歐洲名畫和中國裝飾品。此外該宮殿裡還有許多其他國家官員贈送的禮物。
【薩德阿巴德王宮Saad Abad Palace】 位於德黑蘭最北部的山上,空氣新鮮,環境優美,佔地面積400公頃,其中約有180公頃為森林、花園、草坪。薩德阿巴德王宮建築群共有14座宮殿,有的宮殿由於伊斯蘭革命取得了勝利,國王逃離了王宮而沒有完工。每一座宮殿的主人都是巴勒維國王的皇親貴族,富麗堂皇、設備齊全,有游泳池、花園、體育場等,伊斯蘭革命取得勝利後,薩德阿巴德王宮建築群被列為博物館,向人們展示國王奢侈的生活。在薩德阿巴德王宮建築群中,最大的博物館是國家博物館,該博物館由於是白色,以白宮而著稱。王宮建於1931年,歷時八年竣工,是巴勒維王朝國王的辦公室和夏天居住的地方。宮殿頂部為伊朗優美獨特的石膏雕塑,地上鋪著精美的波斯地毯,無論在建造設計或室內裝飾都體現了伊朗建築藝術的精華。殿內設有寢室、餐廳、禮賓廳。其中禮賓廳的裝飾和擺設均為歐洲風格,例如沙發為路易十三至十六世時代的風格、瓷器產自法國、銅雕為義大利製造,還有許多歐洲名畫和中國裝飾品。此外該宮殿裡還有許多其他國家官員贈送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