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南部納斯卡文明所在地的【依卡Ica】。 從伊卡省繼續往南,經過無際的沙漠,在泛美公路南部420公里處,就是著名的【納斯卡Nazca】和傳說中的【胡馬納草原Pampas de Jumana】,在克丘亞語中,Pampa意指”沒有樹木的大草原”。
世界文化遺產--【納斯卡和胡馬納草原的線條圖 Lines and Geoglyphs of Nasca and Palpa 】1994 我們將乘坐小飛機飛越沙漠上空從鳥瞰這些神秘的大地壁畫。 沙漠中鑲刻在地表深20公分,長近500公尺的神秘線條和圖形,有包含蜂鳥、猴子或魚類等圖案。雖然有些地方的人體石刻是以帕拉卡作為主題,但是學者認為納斯卡線是納斯卡文明於400年至650年所創造。有數以百計的個別圖形,出自簡單的線條,以複雜排列構成魚類、螺旋形、藻類、兀鷲、蜘蛛、花、鬣蜥、鷺、手、樹木、蜂鳥、猴子和蜥蜴。
於機場搭機前往庫斯科。 世界文化遺產--【庫斯科古城 City of Cuzco】 1983 庫斯科是海拔3400公尺的城市,人口約有30萬人,它的名字在秘魯當地話意味著「肚臍」之意。座落在Huatanay谷中(Huatanay有神聖的意思),被安地斯山脈環繞,是古老的印加帝國的搖籃。過去印加帝國的首都,也是印加文明的商業、農業與宗教中心。根據傳說,在11到12世紀時,第一位印加國王曼科•卡派克建立了庫斯科。
參觀【太陽神廟Temple of the Sun】。是庫斯科和整個印加帝國最受尊敬的寺廟,供奉太陽神。其牆壁和地板曾經覆蓋純金,相鄰的庭院充滿金色的雕像。西班牙人報告說「難以置信的美妙」。西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後拆毀寺廟,在其遺址上利用其基礎建立聖多明哥修道院和教堂。之後教堂建築遭到地震嚴重的破壞,但巨大又緊密相扣的石塊建成的印加石牆仍然屹立。 【薩克塞華曼Sacsayhuamán】,是一座印加的石牆建築,離秘魯古城庫斯科約2公里,海拔為3701公尺。和其他印加石頭建築一樣,如何建成依舊是謎。很多石頭中間連一張紙都難以插入。這種精確度,以及石灰石塊的圓角、石塊連接形狀的多樣性以及牆體向內傾斜,使遺址的局部在庫斯科毀滅性地震中得以倖存。現時,薩克塞華曼成為旅遊及秘魯節慶的重要地點。
今天將沿著的的喀喀湖南岸向右行進,我們將離開秘魯,經由陸路關卡前往【玻利維亞】。 早晨離開普諾,巴士行駛在安地斯山脈間,有機會一睹此地原生艾馬拉人的傳統生活,他們在15世紀臣服於印加人前以及16世紀歸順西班牙殖民者以前,已經在南美大陸上生活了數個世紀。種植、放牧和捕魚是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 世界文化遺產--【蒂亞瓦納科文化的精神和政治中心 Tiwanaku: Spiritual and Political Centre of the Tiwanaku Culture 】2000 【蒂亞瓦納科Tiwanaku】是過去南美洲一個重要的遺跡,曾是蒂亞瓦納科文化的中心。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此處出現了一些以農業為主的居民。當到了9世紀時,這一批人在蒂亞瓦納科所建立的都市範圍,曾一度達4到6平方公里,人口則有3到6萬人。但是後來在1,000年時日趨衰弱,這往往被認為是遭到來自南方民族的侵略而導致的。 前往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下榻預定酒店。
【烏尤尼鹽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鹽湖,這一個難以到達的旅遊景點每年引誘了多少各地旅客前仆後繼地來朝聖,在厲害的作家也描寫不出親身蒞臨於此的那種感動,那天地一色恍如鏡射般的對影,不愧為天空之鏡之名。然後在Thunupa火山山腳的Pucara de Ayque看歐洲航海家到來之前,該地區文明所遺留下來的遺跡以及木乃伊。 然後在Thunupa火山山腳的Coquesa看歐洲航海家到來之前,該地區文明所遺留下來的遺跡以及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