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6段印度內陸段飛機取代長途行車 「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1976年運作後推動的世界級古跡保存成果。每一個世界遺產,不論究其歷史、美學、人類學或民族學價值,都有其闊遠深長的存在意義。【世界遺產大旅行】是透過旅行來體驗多樣性文化與珍賞世界遺產的自然與文化。出發前,大家可以先從我們舉辦的課程中瞭解該地區的文化論述,再透過旅行親身體驗千年古文明的底蘊。以閱讀為起點,以旅行為延伸。【世界遺產大旅行】,無限魅力的極致之旅! 中南印度世界文化遺產,輝煌璀璨的世界瑰寶: 阿姜塔石窟 Ajanta Caves 艾羅拉石窟 Ellora Caves 艾勒方達「象島」石窟 Elephanta Caves 馬哈巴利普藍古跡群 Group of onuments at Mahabalipuram 果亞的教堂和修道院 Churches and Convents of Goa 阿姜達石窟Ajanta caves:1983 作為歷經公元前2~公元7世紀建成的佛教石窟紀念物、到笈多王朝時(Gupta Dynasty、公元5~6世紀)最為發達、其中阿姜達壁畫和雕刻是對佛教藝術產生深遠影響的傑作。作為是開鑿于麵對塔普提河支流灣曲部的丘陵中釐、由29座構成的石窟群、臨近連接印度南北部的交通要塞、隨著佛教的傳播于公元前2世紀開始發掘、建有僧侶們居住的僧院和供奉施堵坡(Stupa、佛塔)的堂。繪于壁麵上的繪畫作品以佛傳為主題、是印度繪畫史上絕無僅有的傑作、其樣是自中亞經中國傳到了韓國。 艾羅拉石窟Ellora caves:1983 艾羅拉石窟是在馬哈拉施特拉(Maha-rashtra)邦高高崖壁上階段性開鑿而成的玄武石石窟寺院、共有34個洞穴、延伸2km以上、市從公元600~1000年間接連不斷地開鑿而成的紀念物。這座遺跡不僅展現出獨特的藝術性創造和技術性開發、而且作為供奉佛教、婆羅門教(Brahma-nism) 、教耆那教(Jainism)的聖殿、是印度寬容精神的見證。艾羅拉石窟的宗教性的構成是1~12窟為佛教石窟、歷史最為悠久、大約是5~7世紀的產物:第13~29窟為印度教(Hinduism)石窟、建成于7~9世紀:建成最晚的是教耆那教石窟、建成時間為8~10世紀。各種宗教共存于一處、可謂是件津津有味的事情、樂道的實現、艾羅拉石窟群中最好的建築物就是印度教石窟群中的16號石窟寺院。被稱為自再天神居所的這座寺院寬46米、長90米、高30米、由一座岩石雕鑿而成。從開工到竣工消耗了一個世紀以上的時間、無論是技術性來是所耗的時間都堪稱世界罕見。 艾勒方達「象島」石窟 Elephanta Caves 1987 位於安達曼海鄰近孟加拉彎的勒方達島上,集中了大量的印度教石窟,其中最有名的是5號窟中石刻濕婆神像,其工藝神韻精美堪稱印度教美術品的代表。石窟入口粗壯的支柱林立於寺院內的祠堂充滿印度教風格,週邊的牆壁和入口刻有琳琅滿目的雕像、神話故事等,美不勝收。 馬哈巴利普藍古跡群 Group of Monuments at Mahabalipuram 1986 瑪哈巴利普藍古蹟群位於淡米爾那督邦境內,距首府欽奈58公里,是7世紀至8世紀期間,帕那瓦(Pallava)國王們沿著科羅曼德爾海岸鑿岩石而建的。其中特別著名的有:拉扎司(Rathas)(戰車形式的廟宇)、曼達帕斯(Mandapas)(有成百成千的莊嚴的石刻濕婆神像的岩洞寺廟)、名為「恆河的起源」的巨大露天浮雕以及里瓦治寺院(寺內有數以千計的關於濕婆神的雕像)。瑪哈巴利普藍古跡群建於 7~8世紀間,由當年帕拉瓦王朝資助建造,境內寺院沿著柯羅曼河的岩石山上開鑿,其中以戰車形態的寺院及雕像為最有名。 果亞的教堂和修道院 Churches and Convents of Goa 1986 果亞是葡萄牙佔領印度時期的首都。葡萄牙人於1562年建造果亞教堂,歷時半世紀完工;聖方濟沙勿略神父的棺木存於好耶穌教堂,見證基督教在亞洲福傳的歷史。這些紀念物對於在所有在亞洲國家傳教的教會建築有很深的影響,散播了曼紐爾式、矯飾主義和巴洛克等建築風格。 行程特色: 1. 造訪印度的第四大城亦是東部門戶的--馬德拉斯、南部科技城市—班加羅爾和西部國際大港—孟買。 2. 班加羅爾特別安排參觀【Tipu蘇丹之夏宮】,宮殿陳設金碧輝煌,令人讚嘆。 3. 安排參觀伊比利半島的金黃沙灘、亦是印度盛名的渡假之地【果阿】。 4.安排參觀5處,世界文化遺產:阿姜達石窟(1983年)、艾羅拉石窟(1983年)、艾勒芳達(象洞)石窟(1983年)、馬哈巴利普蘭(1984年)、果亞大教堂與修道院(1986年)。 6.每日供礦泉水,貼心安排,並指派專業領隊和英文導遊,全程隨團服務精彩講解印度風情。  |